近日,中铁建设建筑科技公司康雷创新工作室团队自主研发设计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GC-H180空间桁架的平立转换体系”在天津中新生态城项目成功应用,标志着GC-H180支撑体系成功实现成果转化。
为充分发挥铝合金模板及支撑架承载能力优势、提高施工效率,康雷创新工作室自2024年1月开始致力于一体化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的研究。“为了既符合现有规范,又能充分发挥各种材料性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我们将基本受力单元定位于1.8米乘1.8米,这意味着支撑跨度要增大1.5倍,体系变形将增大5倍,这给设计带来了很大难度”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康雷介绍道。
为攻克该技术难题,研究团队成立“科技·先锋”党员先锋队,党员同志带头围绕模板体系和支撑架体两个方面开展研发设计,一方面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大量不同工况下的铝合金模板参数,进行截面优化设计,满足铝合金模板主板和龙骨不同应用工况下的允许变形;另一方面,团队巧妙地设计了一套基于空间桁架的平立转换体系,通过减小承载宽度实现增大跨度的目的,解决了传统盘扣体系大跨方案次龙骨挠度不足的问题。“为了确保安全,该体系的设计安全储备系数达到2.5倍,且设计方案完全符合现有规范要求,方便应用和推广。”中铁建设建筑科技公司工程研究院工程师闫珅介绍道。
GC-H180空间桁架的平立转换体系施工应用现场(中铁建设建筑科技公司 供图)
GC-H180空间桁架的平立转换体系在天津中新生态城项目成功转化应用,进一步验证了体系应用的优势。“与传统施工方案相比,施工时所需的模板件数减少约40%,早拆头、立杆、横杆数量可减少30%至50%,人工效率提升约30%。”康雷介绍道。据估算,推广应用GC-H180空间桁架的平立转换体系,在传统盘扣支撑体系中可实现支撑数量减少35%至55%,帮助铝合金模板体系施工降本1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GC-H180空间桁架的平立转换体系的成功应用,既是公司立足主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铝合金模板及传统周转料行业技术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康雷说道。
中铁建设建筑科技公司将继续践行“中铁建设发展模式”,加快科研创新体系闭环管理建设,打通创新产品的“产学研用”全链路,聚焦战新业务拓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